新闻动态
- 2015-09-05 09:35:14
-
中国电建装备制造借“一带一路”加速布局海外
9月2日,记者来到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所属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群外国监理手拿泛旧的笔记本与超声波探伤仪,检查焊缝参数并一一核对。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开始陷入低谷期。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实现研发、生产、渠道的全球布局和运作,是夹江水工等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走出去”的必然选择,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则使这个老牌中国制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外国监理眼中的“Made in China”
“这个配件的尺寸检验结果和图纸上一模一样。”来自加拿大的工程监理Nazir Shaikh正拿着卷尺和图纸验收着他所负责的金属配件。作为项目的监理,他不仅负责工程中的监理验收,还负责对一些材料和图纸的审批。平时风趣幽默的外国监理在对待工作时就变得十分严格、近乎“刻板”。
Nazir Shaikh在生产车间穿梭早已满头大汗,一个老外搭配几名年轻的中国小伙在不同的厂区验收和监督项目进展,这样类似的场景每天都会在夹江水工上演。
据了解,夹江水工在今年5月中标加拿大在建水电项目中最大的水电站项目,按照规划,Nazir Shaikh将和他的团队在这里待到2017年底。
“这是我在中国的第四个项目。” Nazir Shaikh向记者描绘着他在中国的经历,合作过的中国制造企业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打个比方,就这个项目来说,我们要求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所有的焊缝不戴手套就可以直接用手摸,这就是国际化的标准。”
在Nazir Shaikh看来,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技术和硬件方面都做的很好,但是要让更多人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Made in China”,还需要中国的企业树立真正的品牌意识。“中国标准”的输出困境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在制造业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夹江水工成功签约国际制造合同3.2亿,出口产品扩大到了38个国家,部分产品出口到了加拿大、智利、科特迪瓦、墨西哥等国家。该公司的各种水工机械类产品连续6年国外销售占比超过70%,还计划以后每年按照35%逐年递增。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需要付出的努力太多,光学习‘国际标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夹江水工总经理徐绍波告诉记者,目前,在标准方面形成的进入障碍成为中国工程企业正在面临的新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的水利水电施工建设在全世界来看都是非常好的,很多项目国外都没有听过也没见过的,我们都抢先干了,按理说应该是中国引导世界标准,但最后却是别人说了算,我们也只能借助国外知名的公司来投标。”徐绍波坦言,特别是在北非和欧盟等地区,也存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一些原因,在一些与水电、交通等工业生产有关的项目中,业主比较倾向于采用欧美等国家的标准,甚至在招标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一些关键部位要使用欧美国家的设备,这些要求抬高了我企业中标项目的门槛,影响了我们企业中标。
在徐绍波看来,多年来,“中国标准”在国际化输出中,由于没有相应的译本作支撑依据,中国企业在争取采用“中国标准”时缺乏说服力。“即使当一些国家提出愿意采用中国标准时,由于语言障碍,错失了成交的机会。”
沿“一带一路”加速海外市场
“与国际公司合作一定要提高自身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合同履约,这对企业的生命力影响很大,如果履约不好,经济损失会很惨重。”徐少波告诉记者, “走出去”是一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荆棘之路。
与以往相比,中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上一轮走出去热潮沉淀了诸多经验和教训。在大分化的全球经济新常态下,对中国企业来讲,要依靠创新、依靠品牌、依靠技术附加值来转变发展方式,打开国际市场。
“当前,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我们有更多的机遇。”徐绍波介绍,巴基斯坦作为夹江水工第一个走出去的国家,多年来在当地深耕成果明显。“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利用当地的地域和劳务优势来发展。而从今年9月份开始,我们将和当地的国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我们输出管理、技术,还会在当地单独建厂,不仅能为当地带去税收,还能可以辐射到包含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不仅如此,在抓管理的同时还要搞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产品链覆盖整个体系。”夹江水工总工程师曾文说,企业走出去品牌战略服务要跟上,“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原因在于产品性价比高、国内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支持着中国高端制造业在世界上参与竞争。”
目前,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夹江水工正在四川天府新区建设一个研发中心,主要是围绕现有的产品升级,更加轻巧、智能化。同时抓紧对新产品的研发,轨道交通、城市管网、环保设备都将是下一步研发主要对象。国发电器开关厂新闻转载www.jiandq.com
-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